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时,有一次里看到一名学生在校园角落里哭泣。原来,这个学生的家乡发生了水灾,父母不仅没了安身之处,而且连一日三餐都成了难题。可他只是一名穷学生,根本没有能力帮助父母。蔡元培当即决定资助他50块大洋。学生连连摆手说:“不,我不能接受!这太多了,我不知道我什么时候才能还上。”蔡元培和蔼地说:“不急,可以慢慢来。”
可是,这名学生并没有上门对蔡元培表示感谢,逢年过节时也没有表示过问候。蔡元培的一个朋友很不满,对蔡元培说:“你对他可谓恩重如山,可他竟然一点感恩的意思都没有,太过分了!”蔡元培只是笑笑。
几年后,那个学生事业有成,他为了还钱,登门拜访了已不在北大任职的蔡元培。提起当年的事情,他泣不成声地说,当年蔡校长对他的恩情太重,自己内心感恩戴德,但却不知道如何回报,因而深感羞愧,所以只好选择沉默。
1947年,学者张中行编辑月刊《世间解》时,向俞平伯约稿。俞平伯欣然同意,写了篇长文。张中行很满意,很快就在月刊上发表了。过了一段时间,俞平伯写信询问稿费之事。张中行看后十分不理解,一位大作家、大诗人怎么会如此在意稿费这样的小事呢?因此,张中行对俞平伯产生了看法——太俗气。直到俞平伯去世之后,张中行在《新文学史料》中读到一段文字,才知道当时俞平伯一家的生活极端困难,甚至靠夫人典当度日。张中行因此感到不安,甚至惭愧。为了告慰故人,表示歉意,张中行以自责之心记录下了此事,后悔在不了解俞平伯苦衷的情况下,就贸然地对其人格进行评价。
蔡元培和张中行的两件小事告诉我们:谁都不可轻易地评论人。因为在不了解别人苦衷的情况下,即使看似非常合情合理的推断,也很可能做出完全错误的评价。